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彭德怀司令员率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了解这一历史背景后,站在鸭绿江国门景区里,更能感受到75年前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强大气势。
75年前,志愿军战士正是从这里出发,兵分两路,跨越铁路桥,踩踏水下桥,渡江直扑朝鲜东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这里因此也成为“抗美援朝第一渡”。
展开剩余78%一片青山中,作为“中朝界江”的鸭绿江沉静地流淌着,据说鸭绿江的名字出自《新唐书》:“有马訾水出之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而眼前的水正如野鸭头一般,江水碧绿,泛着荧光,让人向往。
不远处群山连绵,岸边属于朝鲜境内的楼房低矮朴素,碧绿的江水将青山绿树倒映其中,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打破一片静谧。
走在景区内,可以在文化廊道重温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也可以站在鸭绿江畔沉浸式感受中朝边境的独特风情。
下解放桥头堡旧址修建于1938年,东北沦陷时期曾是日本在东北沦陷时期为掠夺资源、连通我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而修建的监察与防御设施,高15.6米。抗美援朝期间,这座桥头堡曾被美国飞机轰炸,外墙上的弹洞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站在桥头堡上,再不见炮声隆隆、飞机轰鸣的战争场面,青山绿树的景象显得平静而美丽。
遍体伤痕的桥头堡后可见高高耸立的国门,她是我国唯一有铁路、公路两座口岸的一座国门。
国门一旁有对抗美援朝战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抗美援朝期间,集安是战争的最前沿城市,老百姓全部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为前线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铁路大桥全长将近600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通过这里渡过鸭绿江,在丹东遭到轰炸后,大桥也是多个主力部队的重要通道。
江水轻柔荡漾,与庄严国门共同编织出中朝两国“一衣带水”的深情厚谊。75年风雨,往事历历,来集安市,这个可以同时领略塞北江南秀美风光和中朝边境异国风情的鸭绿江国门景区不要错过。
发布于:河北省辉煌优配-在线股市配资平台-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